狗的犬瘟是怎么引起的?
犬瘟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,死亡率高,是目前较严重的危害养狗业主健康的动物疫病之一。 1.传染源 犬瘟热的病原体是病毒,属于黏膜病病毒性类群,科别上属冠状病毒科。该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,在30℃左右时,能耐受8小时的不锈钢锅煮烫和24小时的紫外线照射。
目前,已经发现的犬瘟热相关病毒有5个血清型(型别),其中,以血清型3引起的感染最多,约占70%;其次是血清型2,约为25%。由于血清型的命名采用国际通用的顺序编号的方法,可以预测,今后发现的新毒株将被赋予更高的血清型排序。 目前认为,犬瘟热病毒的自然宿主主要是家犬,还有许多其它动物的宿主,如猫、狐狸、狼、獾、臭鼬等食肉动物以及蝙蝠、家鸽、鹌鹑等。这些动物的流行状态与犬的流行状态密切相关,可能成为犬瘟热传播的重要中间宿主。 对犬瘟热病毒易感的是大多数哺乳动物,在实验室条件下,豚鼠、小鼠和大鼠都可复制感染本病。
2.传播途径 在流行病学上,犬瘟热属于呼吸道传染疾病。犬之间的传播多是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互相传染,但也可经伤口传染。健康犬与患犬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的器具、食物、饮水等间接传染。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,造成胚胎死亡或流产。近年来,有不少报道指出,通过航空器传播病毒的事例。不能排除通过交通工具进行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。
3.发病机理 当犬感染犬瘟后,体内抗体水平迅速下降,病毒便开始繁殖,并在不同脏器中扩散,当达一定数量时,便发生症状,病毒血症时期,病毒大量复制,而免疫细胞相对不足,所以发病初期的病情发展迅速,如果此时治疗不及时,则病死率接近100%。 如果能在发病初期及时控制,使病变不向严重阶段发展,则痊愈率可达90%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