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血吐黑褐色血块怎么回事?
便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之一,血液由肛门排出,颜色呈暗红色或咖啡色,混合粪便排出体外,见于痔疮、肛瘘、直肠息肉等疾病;如果出血呈鲜红色,且与排便关系不大,要考虑急性出血性疾病,如溃疡性结肠炎、结肠息肉、肠结核等; 若患者便血的同时,还伴有消瘦、乏力、发热、贫血等全身不适症状,或腹部疼痛,要考虑肿瘤等疾病的可能。因此出现反复便血的情况应及时就诊。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、观察患者、进行体格检查来找出病因,判断便血来源;
必要时还会通过结肠镜检查,找到便血的具体原因和部位。对可疑的病变灶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。 大多数情况下,医生会根据便血的颜色、性状、次数等进行初步诊断;而一些特殊的便血情况也需要特别重视。比如:
1. 如果是老年患者出现便血,并且血色暗红,要警惕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的情况。此时需要进行电子胃镜、肠镜检查,以便明确出血的部位以及原因。
2. 婴幼儿出现便血,尤其需要引起重视,有可能是因为食物消化不良,导致食物残渣在肠道中聚集,被分解后产生有害物质,从而刺激胃肠道黏膜,引起炎症反应,并出现便血。此时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,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,少食多餐,减少肠胃负担。
3. 患有肝硬化等慢性肝病的患者一旦出现便血,要注意排除是否有肝癌发生的可能性。此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,例如血清甲胎蛋白检测、B超甚至CT等,以明确病因。 当然,出现反复便血的情况,也可能是由于服用某些药物所导致的。比如用于治疗胃溃疡的药物阿司匹林,治疗痛风的药物秋水仙碱,都会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性作用,引发黏膜损伤、糜烂、出血。也有可能是由于食管裂孔疝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因素所引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