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胃炎会拉血吗?
急性胃肠炎不会引起便血,但是胃出血会导致便血。 便血是指血液由肛门排出,滴落于便纸上,或喷出而不能自主控制,可分为粪便带血、便后滴血、喷射流血和鲜血便。其中,粪便带血和便血往往混淆一起;而便后滴血往往是痔疮出血的症状之一,与饮食结构有关;喷射状出血和脓血便则往往见于细菌性痢疾、阿米巴肠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。不能单纯根据大便带血或便后滴血认定疾病性质,还需要通过观察血的颜色、出血的性质和大便的形状等多项检查来确诊。
1.一般治疗 纠正水、电解质紊乱,补充热量和维生素;停止进食刺激性疾病食物,如辣椒等;有腹泻者应少食多餐,进食易于消化、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注意保暖,尽量减轻胃肠道的负担。
2.药物治疗 止泻药物可缩短病程、减少并发症;黏膜保护剂能减少炎症介质释放,起到中和毒素作用,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;微生态制剂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;合并感染者,应及时使用抗菌药。
(1)口服补液盐:预防脱水,纠正电解质紊乱。
(2)肠蠕动抑制剂:分选择性胃肠平滑肌阻滞药和东莨菪碱类药物,对急性胃肠炎引起的恶心呕吐或腹胀均有疗效。
(3)解痉药:山莨菪碱(654-2)、颠茄浸膏、氯丙嗪对胃肠道功能性痉挛有解痉效果。
(4)抗生素:病毒性肠炎可用抗病毒药,如a-干扰素;细菌性肠炎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,一旦确认,应及时用药。
(5)其他:有腹泻者,可配合使用止吐药和止泻药。对严重呕吐者可注射甲氧氯普胺(胃复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