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鹂有几种品种?
黄鹂的鸟类家族成员较多,常见的有大、小两种。大黄鹂毛色金黄,两胁和尾部为黑色,叫声婉转动听。小黄鹂毛色呈柠檬黄,喙短,叫声较差。此外,还有分布在我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岛的冠黄鹂,胸部毛色铁黑色。在我国云南南部和中部有红尾绿鹂,全身翠绿色,两翅和尾部为红色。黄鹂科的种类还有仓黄鹂、灰头黄鹂等。
黄鹂是夏候鸟,主要在东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繁殖,少数留居华南和华东部分地区的越冬。大、小黄鹂常常混群活动。春季3~5月来到北方,秋季9~11月往南迁。它通常不鸣叫,飞行时,不象其他鸟那样鸣叫,停下来栖息或在它喜爱的桑树上觅食、捉昆虫才是尽情歌唱的时候。它的声音很清脆响亮,能模仿其它鸟儿的鸣叫声,娱乐自己。黄鹂的巢筑在桑树杈上,用苔藓和动物毛筑成吊钟式的窝,产卵4~5枚,由雌鸟孵卵,时间大约15天,雏鸟出生后由父母共同喂养,大约12天离巢。
在百鸟中,黄鹂历来被文学家称之为最美丽的娇客,以及「最深刻的批评家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