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色的鸟有哪些种类?
白鹇:白鹇是我国南方独特的观赏鸟类,象征着吉祥。其体长约100厘米,雄鸟的上体和尾羽为洁白的象牙白色,颈部两侧有黑色领圈。两翅长、近白色,初级飞羽黑色。尾长而上扬,近白色,中部较细,近末端逐渐加宽,呈梳齿状斑。虹膜暗红色,喙、眼周裸露皮肤黑色,脚橙红色。
白鹇的雌鸟体长约60厘米,头和上体为橄榄褐色,羽冠为黑色,羽冠短小,羽枝分散,形似发辫。下体黑色或黑褐色,各羽端部有一大型卵状白斑,向胸、背方向逐渐变小,几乎纯黑。腹部和胸部白色,两翅和尾色与雄鸟相似。
栖息地为多石的山地,非繁殖期常成群活动。行走时步伐轻盈稳健。雄鸟和雌鸟共同觅食,以玉米、稻谷、浆果、无脊椎动物等为食。繁殖期为每年4-7月,营地面巢。每窝产卵4-6枚。产卵后雌鸟孵卵,孵化期约18-22天。
白颊黑雁:白颊黑雁是鸭科、黑雁属的大型水禽。喙短而强壮,几乎为亮黑色,喙甲常为污白色。头近黑,两颊有纯白色块斑一直延伸到颈的两侧。背、肩棕褐色而微具黑色的纵纹,两翼亦为棕褐色,但翅上覆羽具有更为鲜亮的棕色而微具黑色纵纹,内侧飞羽亦褐色。中央尾羽黑色,两侧的尾羽褐色,具宽的黑色羽缘,下体黑褐色。虹膜栗棕色,腿和脚黑色。
主要栖息于水生植物发达的湖泊、河湾等沼泽湿地上。以各种水生植物的叶、根茎、种子和果实为食。迁徙时白天在水面上休息,飞行时成整齐的V字队形。在湿地保护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。该物种分布范围广,但因数量较少,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白眉姬鸭:白眉姬鸭是鸭科姬鸭属的小型鸭类,体长35-46厘米。雄性成鸟的头和颈蓝褐色,眼白色,在蓝色的头后具有狭窄的白色领环。上体灰褐色,两肩具白色块斑。下体褐色。雌性成鸟形似雄鸟,体色偏褐色,白色块斑和领环较小。虹膜白色,嘴黑褐色,脚和趾黑色。
栖息地为多石的湖泊和沼泽。常成对或呈小群活动和觅食。以水生植物的叶、茎、种子、果实和无脊椎动物为食。主要在水边浅水处觅食。在海拔2000-3000米的多石的河流和湖泊上空求偶展示,雄鸟间为了争夺配偶发生激烈的打斗。求偶期在地面或水面追逐,尾翘起。在河道边或湖滨地面上以枯枝、杂草筑巢。每窝产卵6-14枚。雌鸟孵卵,孵化期24-27天。分布于欧洲的西班牙,亚洲的阿富汗等。中国见于云南、西藏西南部。